《化石》(CN:11-1596/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化石》古生物学学术刊物。主要介绍46亿年以来的地质变化、生物演化和人类及其文化的发展。宣传辩证唯物主义,普及本学科知识。
1.来稿子标题的层级序号。标题层次不宜太多,建议文内标题层次为四级:一、(一)、1.、(1)。
2.文章注释统一要求为篇末注,引文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或期刊名、卷数、版本、页码。
3.引言应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
4.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本书编委会可能对来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删节,不愿修改者请事先声明。
5.作者信息,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近期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4月28日,《化石》杂志与四川崇州天演博物馆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非国有博物馆化石保护与化石文化座谈会”。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来到和政已是初春之时,还没来得及享受初春的温暖,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弄得措手不及。不过,这样倒是给和政增添了不少独特的韵味。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抬头望向窗外,依稀可以看到远处的那山、那树、那人家,只不过这风景裹了一层银装,将微弱的阳光反射到大气中,把整片土地映衬得亮亮的。
作者:孙丹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今年11月22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中国和国际地球科学界,特别是第四纪科学与黄土科学界都十分庄重地纪念这位卓越的领军人物。
作者:潘云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关注与探索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源于我们对自身认知的强烈愿望。从猿到人,我们的祖先行走暴露在茫茫大地之上,既没有食草动物惊人的奔跑速度,也没有食肉动物锋利的牙齿,我们的祖先是凭借什么生存并繁衍下来的呢?今天我们都知道,因为我们的祖先可以制作并使用工具,可以猎杀动物获取食物,
作者:贾真秀; 裴树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古生物学会3月22日在北京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志留纪古鱼揭秘脊椎动物颌演化之路”和“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等11项科研成果入选(含并列),内容涉及早期生命、古生代鱼类、早期陆生植物等研究领域,
作者:刘永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化石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昨天联系了化石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请问化石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化石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